目前位置:首页 > > 把宇宙138億年壓縮到1年,感受人類的渺小與偉大。
選擇以下各標題瀏覽
 

把宇宙138億年壓縮到1年,感受人類的渺小與偉大。

 

把宇宙138億年壓縮到1年,感受人類的渺小與偉大。

 

 

來源:把科學帶回家(ID:bringsciencehome)

編譯:七君

如果把宇宙138億年的歷史壓縮到1年裏

很明顯

時間加速了

那麼,人類會出現在哪個月?

在這個日曆裏

日曆上的每一秒相當於438年

每一小時相當於158萬年

每一天相當於3780萬年

在這個宇宙年曆裏

一個人活到80歲

宇宙才過去了0.18秒

一起來看看在這個1年的宇宙歷史中

宇宙、地球和人類的大事件

究竟會出現在什麼時候

1月1日

大爆炸

5月1日

銀河系誕生

9月9日

太陽系誕生

9月14日

地球誕生

9月25日左右

地球產生第一個生命

10月2日

地球上已知最古老的岩石

10月9日

地球最古老的化石(細菌和藍藻)

11月1日左右

有性生殖誕生(微生物)

11月12日

最古老的光合植物化石

11月15日

真核生物(具有細胞核核的第一批細胞)開始繁榮興旺

12月14日

多細胞生物誕生

12月17日

寒武紀大爆發,顯生宙古生代寒武紀開始

12月18日

海洋浮游生物出現;三葉蟲繁榮的時代

12月19日

第一批魚類;第一批脊椎動物

12月20日

第一批維管植物

12月21日

海洋動物登陸

12月22日

第一批兩棲動物;第一批有翼昆蟲

12月23日

第一批樹;第一批爬行動物

12月24日

恐龍出現

12月26日

第一批哺乳動物

12月27日

第一批鳥

12月28日

第一批花;恐龍滅絕

12月29日

第一批靈長動物

12月30日

靈長目的額葉開始進化得更高級;人科物種出現

下面所有這一切發生在12月31日這天!

下午1:30

原康修爾猿(Proconsul)和臘瑪古猿(Ramapithecus),它們可能是現代猿類和人類的共同祖先

晚上10:30

第一批人類

晚上11點

舊石器時代

晚上11:46

北京人學會使用火

晚上11:56

最近冰期的開始

晚上11:58

人類在澳大利亞登陸

晚上11:59

歐洲的洞穴繪畫的年代

晚上11:59:20

人類進入農業社會

晚上11:59:35

新石器時代開始;

人類有了第一個城市

晚上11:59:50

蘇美爾(美索不達米亞早期文明)、埃勃拉(西亞古國)和埃及出現第一個朝代;

天文學開始發展

晚上11:59:51

字母表被發明;

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帝國——美索不達米亞阿卡德帝國誕生

晚上11:59:52

巴比倫的漢謨拉比法典頒佈;

古埃及中王國時期

晚上11:59:53

青銅時代;

古希臘邁錫尼文明;

特洛伊戰爭;

最古老的美洲文明之一奧爾梅克文明;

指南針發明

晚上11:59:54

鐵器時代;

第一個亞述帝國;

以色列王國;

腓尼基人建立迦太基城

晚上11:59:55

印度阿育王的王朝;

中國秦代;

雅典黃金時期領導人伯裏克利的年代;

佛誕

晚上11:59:56

歐氏幾何;

阿基米德物理學;

托勒密天文學;

古羅馬帝國誕生;

基督誕生

晚上11:59:57

印度人阿耶波多(Aryabhata)發明零和小數;

古羅馬滅亡;

伊斯蘭教和伊斯蘭文明誕生

晚上11:59:58

瑪雅文明;

中國宋代;

拜占庭帝國;

蒙古西征;

十字軍東征

晚上11:59:59

歐洲文藝復興;

歐洲大航海;

中國明朝鄭和下西洋;

現代科學誕生

晚上11:59:59

第一次工業革命

我們所在的年代

愛因斯坦誕辰;

電腦的發明;

登陸月球;

網路的發明

...

下一年5月2日

太陽成為紅巨星

下一年5月7日

太陽成為白矮星

在宇宙的年曆中

孔子在12月31日午夜5.8秒前誕生

牛頓則在午夜0.76秒前橫空出世

在午夜前的0.02秒時(按薩根成書時計算)

我們才剛剛有了互聯網

而到明年5月7日

太陽則會進入生命的晚年,成為白矮星。

到那時,人類將何去何從呢?

圖片來源:pinterest

參考資料:http://visav.phys.uvic.ca/~babul/AstroCourses/P303/BB-slide.htm

 

 

 

 

烏克蘭7000年前太極文明之謎?中國24節氣竟隱藏著太極圖!

 

 

 

 

 

 

 

新年還沒開始呢,謹慎啊!

 

  西元2018年已經悄然來到,最近浩然收到了大量諮詢,紛紛詢問諸如在新的一年裏應該如何應對?如何去化解太歲?去年請的化太歲物品該如何處理?去年請的一些專項化解物要不要更換等問題。其實,所謂的2018年新年元旦,只是西曆的一種紀年方法,和中國陰陽數術體系下的新年完全不是一回事,有關命運預測、年運化解與趨吉避凶依據的“新年”劃分,既不是西曆的1月1日,也不是農曆的正月初一。

  2018年是從哪里來的?

  先來說說這個西曆的元旦來自哪里?“2018”這個數字是怎麼得出來的?西曆聽名字就知道來自西方社會,它也被稱之為西元、西元等,以耶穌誕生之年作為紀年的開始,也就是說假設耶穌還活著,他今年就該過他的第2018個生日。其依據最早是由一名叫做狄奧尼西的基督徒於西元525年提出的,之後這個主張得到了教會的大力支持,過了7年之後,羅馬教皇正式宣佈開始使用此紀年法。

  與西元對應的曆法,叫做《格列高利曆》,它是以羅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名字命名的,而發明權卻歸屬於16世紀的義大利醫生與天文學家阿洛伊修斯•裏利烏斯與克拉烏等人。在此之前,西方社會與基督教會長期使用的是《儒略曆》——它是由大名鼎鼎的羅馬帝國奠基者儒略•凱撒大帝制定的,發明者是希臘數學家兼天文學家索西琴尼。《儒略曆》是一部純粹的陽曆,它將全年分設為12個月,單數月是大月,長31日;雙月是小月,長為30日,後來又從2月減去一日加在8月上,又把9月、11月改為小月,10月、12月改為大月。

  《儒略曆》建立在地球圍繞太陽旋轉一周的時間基礎之上,由於當時人們認為是太陽圍著地球轉,所能觀測到的是太陽從北到南、再從南到北回歸一次,所以稱之為一個“回歸年”。不過由於當時的觀測手段落後與計算上的誤差,導致《儒略曆》的一年比實際一年(365.2422日)長了0.0078日,結果到了16世紀時,這個誤差的積累已經相當大了,所以羅馬教庭才會廢止《儒略曆》而使用《格列高利曆》。當時最有趣的一件事是西曆中有整整10天不見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為了消除上千年來《儒略曆》積累下來的誤差,羅馬教皇宣佈:1582年10月4日後的一天是不再是10月5日,而直接跳到了10月15日!但星期序號仍然連續計算,即10月4日是星期四,第二天10月15日是星期五。《儒略曆》的誤差主要來源於設置閏年的方式(所有曆法都必須置閏,因為沒有任何方法可以讓每天都精確到與實際一致),所以《格列高利曆》規定凡西元年數能被4整除的是閏年,如果年數後邊帶兩個“0”,則必須能被400整除的年才是閏年。

  由於《格裏高利曆》只比實際年長了26秒(雖然照此計算過3000年左右仍存在1天的誤差),這樣的精確度已經相當了不起了,而且內容比較簡潔,便於記憶,與天時符合較好,因此它逐步為各國政府所採用。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政府也採用西曆作為國曆,新中國成立後,也使用國際社會上大多數國家通用的西曆和西元作為曆法與紀年,但是也沒有廢除農曆,現今的中國傳統節日還是以農曆為准。

  黃帝紀年法

  西曆中還有一個時間單位,那就是“星期”,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做“禮拜”,在浩然小時候時,人們還普遍使用“禮拜X”來稱呼星期。從禮拜的含義來看,它與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關係很密切。2007年,清華大學特聘教授許文勝等人在網上倡議恢復“黃帝紀年”,以“喚醒國人、恢復和保留自己的傳統文化,但不抵制外來文化”。理由是所謂西元並不是真正的“西元”,而是基督教紀元。現代不少國家都使用自己的紀元,只在外交和國際事務中才用基督教紀元。中國農曆雖然年份與西元一樣,但實際上曆法完全不同。

  那什麼是“黃帝紀年”?黃帝是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黃帝在位期間,征服了東夷與九黎族而統一了中華,並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始制衣冠、建舟車、制音律、創醫學等,這其中還包括創立了天干地支體系,並制定了相應的曆法,起始定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這個時間比西曆元年早了2697年,所以今年西曆是2018年,按照黃帝紀年,則為2018+2697=4715年。

  知道了黃帝紀年,最有用之處是推算任何一年的干支,或者知道了某個干支年,反推出西元年,我們以前已舉例說明。首先要知道天干與地支的排列順序,大家可以參看下表:

  推算方法是:算出來的黃帝紀年的末尾數字是幾,就是天干的第幾位;黃帝紀年除以12,餘數是幾,就是地支的第幾位。例如西元2000年,是黃帝紀元的2000+2697=4697年,末尾數字是7,對應天干第七位的“庚”;4697除以12餘數是5,對應地支第五位的“辰”,可知西元2000年是“庚辰年”。

  不過以上演算法對於年的劃分是不一樣的,西曆以每年的1月1日為新年的開始,而黃帝紀年則是以農曆節氣的立春日作為新年的第一天,因此今天雖然已經屬於西曆2018年,在計算黃帝年時依然要用2017+2697=4714年,尾數4對應天干的“丁”,4714除以12餘數是10,對應地支的第十位“酉”,所以現在還是“丁酉年”。

  中國古代是陰陽合曆

  其實我們古人在劃分年首上,曾有過不同的標準。中國古代歷朝歷代有過很多種曆法,今天所謂農曆據說是來源於夏曆,是夏代創立的曆法。它的特點是將12個地支平均分配給12個月,以冬至之月作為起始,定為“子月”,大寒所在的月為醜月,雨水所在的月為寅月……餘者類推,但曆法上又採用寅月為新年正月。夏之後的殷商將歲首提前一個月,以醜月為正月。殷商之後的周朝,又將歲首提前一個月,以子月為正月。到了漢朝,又恢復寅月為正月,並制定並頒佈了《太初曆》,因此今天的農曆其實應該叫做漢曆。

  不過很多人以為農曆就是陰曆,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由此也導致了很多人不清楚農曆新年究竟從那天開始,特別是對於春節前後出生之人的生肖判斷失誤。所謂陰曆,是以月亮圍繞地球旋轉一周為一個月,12個月為一年,每個月當月亮位於太陽和地球之間,並保持一條直線時,在地球上看不到月亮,將該天定為“朔日”;當月亮位於地球另外一側,三者依然保持一條直線時,在地球上看到滿月,將該天定為“望日”。陰曆就是根據朔望出沒規律而制定的曆法。

  由於月亮的盈虧朔望週期非常明顯,所以過去古老文化的國家如埃及、巴比倫、印度、希臘、羅馬和中國等,最初都是用陰曆的。但根據陰曆計算全年只有354天或355天,與實際的太陽年相差幾乎達到了11天。於是只能採取置閏年的方式來調整誤差,例如我國古代顓頊曆就規定十九年置七個閏年。但這一安排雖可以調和陰陽曆,不至於冬夏倒置,但平年354天,閏年384天,一年中節氣仍然可以相差一個月,所以到了戰國末年古人又建立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等,和陰曆相輔而行。因此我們今天民間使用的是陰陽混合曆,而不是陰曆,只有伊斯蘭教的回曆才是一種純粹的陰曆。

  嚴格意義上24節氣雖是農曆的一部分,但它的本質屬於陽曆,我們現在通用的西曆也是陽曆,兩者自然吻合度很高,所以立春總是在每年西曆2月份的4日左右,冬至總在每年西曆12月的22日左右。那麼24節氣又是如何被發現的呢?古人發現在每一年中,白天和黑夜的時間長短是不一樣的,先是白天越來越長、黑夜越來越短,直到某天白天最長而黑夜最短,且陽光下的影子也最短時,就把那天叫做“夏至”;之後白天越來越短,黑夜越來越長,直到某天白天最短而黑夜最長,且影子最長時,就把那天叫做“冬至”。之後又開始周而復始。

 

  夏至實際上是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冬至是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夏至和冬至相當於把一年作了二等分。後來古人進一步把一年作了八等分,於是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一共8個節氣。夏至、冬至,分別指白天最長和黑夜最長,合稱“二至”,“至”為極致。春分、秋分,分別指白天和黑夜一樣長的兩天,合稱“二分”,代表“平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稱“四立”,“立”表示“開始”。

 

  到了西漢時古人更加精確地把一年作了24等分,並以我們今天所熟知的24節氣加以命名。西元前104年,《太初曆》正式把24節氣明確加進曆法中,成為農曆的一部分。24節氣能準確到幾分幾秒,十分精確,原因是它是依據太陽的變化而建立,如果我們把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視為一個平面圓,並把春分點看作0度的話,那每過15度就是一個節氣,24個節氣正好360度。

  謹慎雞年的最後一個月

  24節氣因為在天文上做了精准的角度劃分,因此能彌補陰曆的誤差,所以從漢代以後,我們古人從事農業生產等活動,都是要結合24節氣的。而作為陰陽數術體系中的預測學,無論是計算一個人的八字,還是推算一個人的凶吉禍福,也都是按照24節氣來劃分的。因此說出生於今年大年三十的人,儘管還沒有進入陰曆大年初一,因為已經過了2月4日的立春,所以生肖已經不再屬雞,而是屬狗了,其干支為“戊戌”。

  而在2月4日以前,儘管西曆已經進入2018年,但仍屬於農曆雞年。因此那些今年值太歲、沖太歲、刑太歲、害太歲的人,或者八字碰到流年不利的人,其命運的作用力仍在,千萬不要以為凶煞已過而掉以輕心。化太歲的吉祥物需要沿用到2月4日立春前,而狗年犯太歲的人請購的化解太歲物品,也只能在2月4日那天再啟用,提前佩戴或放置是沒有什麼用的(太歲還沒上班呢,呵呵)。

  雞年只剩下最後一個月,回顧一下今年,當知今年是一個非常不同尋常的年份,全年爆炸、火災等各種災難不斷,其數量遠遠超過了歷年;今年的旱災、水災以及農作物減產也很嚴重,夏天很多地區出現了罕見的高溫天氣,而入冬以來流感又大面積爆發,醫院人滿為患,特別是小朋友受盡了折磨。今年死人也特別多,尤其是與乾卦相對應的家中父親、男主人等,僅以浩然聽聞的事件來看,今年死於意外、癌症等惡疾凶災的人也遠遠大於往年。從年初開始,浩然陸陸續續寫了很多篇有關今年年運、氣候與疾病方面的文章,對於今年的運氣特點做了很多分析與論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查閱翻看。

  浩然在今天這篇文章中最重要的責任是提醒大家:災年尚未度過,請小心再小心,一定謹慎從事,臨險勿涉,遇到沖自己屬相的那天(大家可以查詢我的《黃曆通勝》)更要注意,不要意氣用事,減少不必要的口舌,退一步海闊天空,隨時以寬容與感恩的心態對待他人。而且要注意疾病,今年冬季溫病流行,根據五運六氣計算,溫病會持續到明年春季,所以要及時防範。在文章的最後,浩然真誠祝願大家都安全度過雞年的最後一個月,在即將到來的狗年裏萬事如意,吉祥安泰!

来源:殷浩然的易經空間

2018年1月6日更新

 

 

 

 

 

中華歷史上未解千古謎團

 

  【第1謎】《推背圖》之謎

  《推背圖》是中華預言書中最為著名的奇書之一,相傳是唐朝貞觀年間,由預言大師李淳風和袁天罡對唐朝及以後朝代重要事件的預測。全書共六十圖像,以六十甲子和卦象分別命名。因為它預言的準確,使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心驚,一直被列為禁書。《推背圖》真的能預測未來嗎?

  民間廣為流傳的《推背圖》大體上有兩種版本:一種是比較常見的清朝學者金聖歎批註的《推背圖》,這裏簡稱為金版;另一種是由李世瑜先生在德國一本刊物上發現的,據稱是最為接近原貌的版本,這裏簡稱為原版,原本現仍保存於臺北故宮博物院中。

  【第2謎】《易經》之謎

  《易經》是華夏文化的寶貴遺產,大約在新石器時代就誕生了,一直被作為群經之首。由於歷史原因,形成研究斷層,導致精髓失傳。只留下《河圖》、《洛書》、先天卦、後天卦,以及六十四方陣等。但該書成於何時?作者是誰?有人說是伏羲氏,有人說是周文王,眾說紛紜。

  《易經》也稱《周易》或《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倫理實踐的根源,是中國最古老的占卜術原著。在古代是帝王之學,政治家、軍事家、商家的必修之術。《易經》有三個版本:《連山易》、《歸藏易》、《周易》,分別形成于夏、商、周三代,現存於世的只有《周易》。

  【第3謎】《山海經》之謎

  在浩如煙海的中國古代典籍中,《山海經》一直是一個令人困惑的異數。《山海經》在古代一直是被作為的地理書看待的,但是任憑學者們上下求索,卻誰也說不清書中那些山在何方?水流何處?對於那些所謂神話的解釋卻仍是眾說紛紜。古人為什麼要留下這樣一部著作?

  《山海經》是先秦重要古籍,是一部富於神話傳說的最古老的地理書,全書共計18卷,包括《山經》5卷,《海經》8卷,《大荒經》5卷。內容包羅萬象,主要記述古代地理、動物、植物、礦產、神話、巫術、宗教等,也包括古史、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具體成書年代及作者已無從考證。

  《山海經》一書的作者和成書時間都還未確定。《山海經》現在最早的版本是經西漢劉向、劉歆父子校刊而成。過去認為為大禹、伯益所作,現代中國學者一般認為《山海經》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時間大約是從戰國初年到漢代初年楚人所作,到西漢校書時才合編在一起。

  【第4謎】《河圖》《洛書》之謎

  《河圖》《洛書》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兩幅神秘圖案,是中華文化,易經八卦和陰陽五行術數之源。從現存的有關史料來看,河圖洛書的來源古老悠久,撲朔迷離,沒有一個明確可靠的答案。

  相傳,上古伏羲氏時,洛陽東北孟津縣境內的黃河中浮出龍馬,背負"河圖",獻給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後為《周易》來源。又相傳,大禹時,洛陽西洛寧縣洛河中浮出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劃天下為九州。《易•系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第5謎】鳳凰原型之謎

  《山海經》一書中鳳凰的圖像。在中國神話傳說中,鳳凰生長於南方丹穴山,五色斑斕,能歌善舞,能預兆天下太平。在古埃及和古希臘,傳說它同太陽崇拜有關,埃及人把鳳凰同長生不死聯繫起來。古羅馬人認為,它代表復活和死後的生命。 鳳凰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吉祥的象徵,常與龍並稱。相傳鳳和凰是一對伴侶,鳳為雌性,凰為雄性,是鳥類之王。可在現實生活中並沒有鳳凰這種鳥,它是古人虛構出來的。雖然是虛構,也不可能純粹憑空想像。

  那麼,鳳凰是以什麼鳥為原型創作出來的呢?有人認為,鳳凰是以雉類為主體,融合了鷹等多種鳥的典型形象創作出來的。

  關於鳳凰的原型,還有太多說法,如某種已經滅絕的巨鳥、極樂鳥、鴕鳥等。

  【第6謎】閻羅王原型之謎

  長江中游,瀕臨三峽的酆都小城,背山面江,據說是閻羅王地府所在地。在那裏,從唐宋伊始,陸續建起了“玉皇殿”、“閻王殿”、“陰陽界”等大大小小48座廟宇等系列工程,這就是人們談而色變的“鬼城”了。 民間通常就把它的總頭子呼之為閻羅王。

  這位閻羅王,據說他“本居第一殿,因憐屈死,屢放還陽伸雪,降調此殿”。

  自隋唐到清代,就多流行諸家閻羅王之說。一是隋將韓擒虎。二是北宋名相寇准。三是北宋名相范仲淹。四是北宋龍圖閣直學士包拯。五是南宋江丞相。

  一個閻羅王職位,傳說卻有五家輪回,而是很緊湊。閻羅王的原型至今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

  【第7謎】泰山封禪之謎

  除武則天在中嶽嵩山封禪之外,歷代有資格封禪的皇帝都親臨泰山舉行隆重的封禪大典,在客觀上為泰山帶來了寶貴的歷史文化積澱,使泰山享有“五嶽之首”的千年美譽。按照《史記正義》中的解釋:封禪是統治者祭奠天地、禮拜山神的儀式。但這種儀式並不是每個皇帝都有資格或機會來舉辦的。泰山封禪開始的年代問題,現在還是一個千古流傳的歷史之謎。

  有學者認為泰山封禪自上古皇帝就已開始。在司馬遷《史記•封禪書》中曾引述管仲向齊桓公列舉的封禪帝王,包括無懷氏、伏羲、神農、炎帝、黃帝、顓頊等,並說應有七十二家,而他只記住了十二家。究竟泰山封禪起於何時,現在還難有定論。

  【第8謎】《夢溪筆談》記錄UFO之謎

  《夢溪筆談》是北宋大科學家沈括的著作。書中對UFO的記載: “嘉佑中,揚州有一珠甚大,天晦多見,初出於天長縣陂澤中,後轉入甓社湖。。。如初日所照,遠處但見天赤如野火,倏然遠去,其行如飛,浮於波中。。。”這恐怕只有揭開UFO之謎,才能得到答案。

  在《三國志》裴松之注中,有類似的記載,解釋一下就是:西元234年秋天,在西北五丈原地區,天空中出現了一顆發著閃閃紅光,來去自由的星星,它三來三往,從東北飛向西南,後來就消失在歷史的天空之中了。。。三國時期的衛士,茫然的看著天空中飛過UFO,歷史就是這樣神秘。

  【第9謎】三星堆未解之謎

  出四川廣漢約三四公里,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黃土堆,三星堆因此而得名。三星堆的發現將古蜀國的歷史推前到5000年前。三星堆文化來自何方?這裏數量龐大的青銅人像、動物上沒有留下一個文字,簡直讓人不可思議。四川省文物考古所認為,三星堆人有可能來自其他大陸。

  古蜀國的繁榮持續了1500多年,然後又像它的出現一樣突然地消失了。歷史再一次銜接上時,中間已多了2000多年的神秘空白。關於古蜀國的滅亡,人們假想了種種原因,但都因證據不足始終停留在假設上。古蜀國消失在歷史長河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一個民族必備的文明要素,三星堆都已具備,只缺文字。學者們對此的爭論已有些歷史。在祭祀坑中發現了一件價值連城的瑰寶———世界最早的金杖。至於金杖上的圖案是圖是文,仁智各見,也是它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来源:網路資源 山海經

2018年1月6日更新

 

 

 

 



  林家樂生命学 looklife——
 
 
林家乐博客道学空间直接链接     林家樂生命学 looklife -- 洞悉生命(洞釋性命) © Copyright by looklife.asia  All Rights Reserved.